英桥网乌鲁木齐电(姚轶华)6月21日下午,由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指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的“追梦中华·大美新疆”2025海外华文媒体新疆采访行活动走进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
国际大巴扎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解放南路,地处南疆风情浓郁的二道桥地区,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拥有3000余家商铺。其建筑风格堪称“丝路建筑博物馆”:伊斯兰穹顶与中原飞檐相映,维吾尔雕花木窗与古希腊廊柱共生,罗马拱券与西亚马赛克镶嵌交织,形成独特的“光影雕塑”。外墙采用耐火砖砌筑,土红与白色为主色调,既呼应乌鲁木齐的戈壁蓝天,又暗合“丝绸之路”的炽热与纯净。
“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驼铃与马蹄声。”泰国《泰亚传媒》记者感叹。作为乌鲁木齐地标,高约80米的丝绸之路塔矗立其中,塔身土红色砖墙镌刻十二木卡姆浮雕,塔内观景台可俯瞰城市全景,二楼酒吧则以“云端丝路”为概念,成为游客必打卡的“网红点”。
大巴扎不仅是商贸中心,更是新疆文化的“活态展厅”。
舌尖上的丝路:大巴扎馕房2018年开业以来,已成为馕文化的“代言人”。游客可免费品尝直径超1米的“巨型馕”,参与“一元购馕”互动,还能观看馕坑烤制技艺。馕房负责人介绍:“我们研发了玫瑰花馕、辣皮子馕等30余种创新口味,日均销售超5000个。”
指尖上的非遗:步行街非遗文创休闲区内,民族乐器制作工坊传出热瓦普的悠扬琴声,剪纸艺人用红纸剪出艾德莱斯绸纹样,泥塑匠人现场塑造十二木卡姆舞者形象。游客还可亲手体验达瓦孜(走钢丝)道具制作,观看斗鸡、斗羊等民俗表演。“这里让我重新认识了新疆文化。”游客说。
视听盛宴:宴艺大剧院内,1000名观众正沉浸于大型歌舞秀《丝绸之路·千年印象》。舞台以火焰山为背景,演员身着艾德莱斯绸长裙,演绎着张骞出使、西域乐舞等历史场景。用现代舞台技术复原了古丝路文明。
作为新疆民族商品的集散地,大巴扎内3000余家商铺汇聚了民族服饰、手工地毯、皮具、乐器、珠宝玉器等万余种商品。
参观结束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纷纷为大巴扎的文旅融合模式点赞。“这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代的活力感,是新疆文化‘走出去’的最佳载体。”《迪拜新闻网》记者说。
新疆国际大巴扎自2003年建成以来,成为新疆文旅融合的标志性项目。近年来,大巴扎持续升级文旅业态,举办“丝路文化节”“馕文化博览会”等活动百余场,2024年上半年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0%。从建筑奇观到文化盛宴,从商贸枢纽到国际窗口,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正以“丝路精神”为魂,以文旅融合为翼,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多元、创新的新疆。
此次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不仅让世界看到了新疆的文化自信,更搭建起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友谊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