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集锦>书画
分享到:7

于谋勇师友辑评:传承传统文化 领军创新书法

2016年11月10日 20: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书法家于谋勇
书法家于谋勇
   于谋勇,山东邹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老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第六届书代会代表、中国书法名城(之乡)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考官、山东省书协理事。师从欧阳中石、张荣庆先生。

     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大展并获奖。且作品被北京奥运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收藏。其中作品《人生万福中》、《寿在百岁外》经国家版权局审核注册,获得著作权。2012年,获山东省书法事业贡献奖。2013年6月22日,作品《寿在百岁外》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以十二万六千五百元人民币成交。2014年8月2日,作品《人生万福中》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会上,以十四万九千五百元人民币成交,所得款项全部捐给母校黄山中学,奖励2014届优秀毕业生及贫困生。

分解图--独创合文一笔书:福——人生万福中、行书中堂

分解图--独创合文一笔书:寿——寿在百岁外、行书中堂

     赵长青
    时任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于谋勇给了我很好、很深刻的印象。第一,他是一位慈善家,是善于为老百姓做好事的企业家。他是心中充满阳光的人,有爱心,有慈悲之怀,值得敬佩。第二,他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能够把书法艺术引入到他的社会活动当中,我觉得这也是推广书法、普及书法的一个很好的载体。第三,他是一位很有创意的书法家。他除了遵循传统,又能从传统中走出来,有自己的创意,他创制了“寿在百岁外”“人生万福中”,把书法艺术和文化结合起来很不容易,于谋勇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
他的“寿在百岁外”圈里圈外都很喜欢,不简单。我觉得他是一个制造快乐的人,也是给大家提供一些感到值得品味,或者研究的话题。
 
    邓光辉
    中国文联研究部副主任
      合文本身是发源于我们汉字的造型方式,会意中间能够把福和寿传达出组合的意义,表达了每个人所期望的人生的追求,这个是有福又有寿,福寿双全,这是我们的目标。另外用福和寿表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当前这个社会,我们自己的精神资源、信仰资源、传统文化资源都没有那么多了,那这个切入角度是非常巧妙的,字表达了祝福,但是对字的研究,对字的创制,实际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非常有意义的。



《天佑中华》扇面
 
     张荣庆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2008-2009年,谋勇 作为访问学者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我的书法艺术工作室进修期间,精研书法,提升很快。尤对草书“寿”字做了深入地独出心裁的研究,终于创制出一个包含有“寿在百岁外”寓意的榜书“寿”字。结体修长而平稳,用笔沉稳而洒脱,气局宏大而不俗。他的这一既有独创新意、又不失规矩法度的“寿”字书法,很快便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上上下下向他求索这个大“寿”字的,已然是门庭若市、难以应酬。如今他这个“寿”字,已向国家专利局申得专利。
以自己的作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广大民众,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是书法家分内之事。谋勇 的这一“寿”字,受众面极广,无疑是书法家面向公众并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一个范例。谋勇 此举之得到山东省书协乃至中国书协的关注和支持,便在意料之中了。
谋勇 做了一件不小的善事,我觉得很好,很有意义。

      张业法
    中国书协副主席
      我和谋勇是老朋友了,从到书协工作就认识他,我对他的印象很深刻。他在人品艺品上口碑很好,在全省的书法队伍当中影响也很大。
谋勇在邹平县担任民政局领导的工作期间,他的工作精神和业绩就非常突出。曾经获得全国福利十大杰出人物称号和其他很多荣誉,受到过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些都说明在这方面他有很突出的成就。在书法艺术方面,这十几年来谋勇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工作之余,他刻苦读书,认真临帖, 探索书法艺术,这种执着的精神让人感动。
    他这些年参加了很多大的展览活动,作品都能获奖入选,这也说明他的书法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引起了书法界广泛的关注。

    苗培红
    中国书协第四、第五届理事, 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看了他的合文,我有三点感受: 
第一,创意可取。他2004年到海南,看到海瑞为其母过70岁生日题写的“寿”字,他受到了影响和启发。所以把“福、寿”这两个字,不但书写,还刻在盘子上,印在扇子上,是文化的传承,山东省授予他书法成就奖,这也为书法的发展拓宽了路子。第二,孝悌可敬。他很早在民政局做副局长,一直在做福利事业。他的老母亲老年痴呆,他和家人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这些行为,都是创造“福寿”文化的精神内涵所在……从这两个字的创意,到他实际的行为,都是可敬的。第三,精神可嘉。创新是书法发展唯一的出路。创造这个合文,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录范仲淹句,楷书条幅
  

    刘洪彪
    中国书协副主席
    “寿福”是民俗的东西,书法是高雅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就是雅与俗的结合。
于谋勇为什么这么做?第一,他是中国书协老年工作委员会的委员,他有责任感,他用创新的方式让全国的老年人延年益寿,让我们的艺术走向民众,让大家快快乐乐的,哪怕瞬间一笑也是好事。第二,他认为我们现在的书法要创造、要发展、要继承,继承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书法在我们这些人手里有什么新的东西,有什么创造。这个“福寿合文”,是当代书法人,在当代有所建树、有所创造的一个举动。

     张坤山
   中国书协理事、八一书画院副院长
    我觉得,首先要肯定于谋勇先生在书法上的研究和探索,还有他的功底。其次,于谋勇在书法作品上、章法上、用墨上加了一些新意,他开辟了一个新径。另外,于谋勇用自己的书法意识、特殊形式,对老百姓有陶冶作用、启迪作用、祝福作用,挺好。
 
   顾亚龙
   中国书协副主席、山东省书协主席
   我和谋勇先生交往有十多年的时间,在这段交往过程中,我对于先生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非常执着:对生活执着,对艺术依然执着。
在这十多年的交往过程当中,我和他的交流比较多,对他过去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也非常了解。他过去做的是民政福利方面的事业,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特别是为灾区提供服务,在这方面他做的非常优秀。但是谋勇先生就是在这样做得很好的情况之下, 为了深入研习书法,放弃了过去几十年在事业上的追求,转而到了书法艺术这样一个领域,这足可见他对书法的痴迷程度。
   谋勇先生善于思考,对于传统文化当中的文化内涵他有自己的一种解读。在对书法艺术摸索探索的过程当中,他创作出了寿在百岁外这样一幅经典的、很有特点和代表性的作品,应该说这是他长期学习、探索、思考的结果,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同时也得到广大的社会各界朋友的钟爱。寿在百岁外这个作品也是经过多次的修改、反复的斟酌,才逐步完善到现在的艺术形式,我感觉到这是值得肯定的,非常不错。
 
 


韩愈《杂说》
 
     尹 旭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宁夏书协顾问
    于谋勇在整个邹平县的书法艺术发展中,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是一个“顶梁柱”式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作为书协的副主席和秘书长,就责无旁贷地是各种活动和事务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而是因为他凭借自己那很强的组织、联络能力,而在“请进来” 与“走出去”方面也极大地拓展了整个书协工作的展示舞台与活动天地;而且因为他作为一位颇有成就的民营企业家,也为整个书协工作的运作与发展,提供了相当有力的经济支撑。所以我经常想,如果没有于谋勇,那么邹平的书法事业绝对不会展现出今天这样的繁荣景象与大好局面来。
 
   都本基
   著名书画家
   于谋勇是我的好友,书友,我自然对他了解颇多。初学书于碑帖,二王入手,兼学数家。看其书法,真有点魏骨晋风、唐韵宋味。自拜师于张荣庆, 欧阳中石先生以来,得其恩师耳提面命,亲授秘传, 其书法水平倍增。不仅有乃师之影,更有其自辟蹊径之形。
   于谋勇先生可以说是官当得民心顺畅,人做得品德兼优,字也写得凤舞龙飞,人处到这个份上,足矣!
 
    杨广馨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
    谋勇先生对于“福与寿”的解读给了一种意念的表达,不是细抠个别的点化,这样一细抠就不成立了,意思达到了就能够成立,“招财进宝”它带有很强的免检性质,“福寿”组合突出三个方面,一个是探索,再一个研究,还有一个思考。探索是新的表现形式,书法的艺术与探索的结合,找一个融合点很关键,通过我们的文字跟如何与产生的民俗民间的生活结合起来,有一个美好的向往,这是一个态度。   研究汉字的构成,或者是字的组合,给予视觉的冲击力,是他研究的一个重点。如何结合起来产生一种视觉上的美感。第三,他爱思考,这是值得我们当今的书家和书法爱好者学习的。
 


录毛泽东诗词,行书中堂
    

    杨明臣
   中国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副主任
    第一,肯定了他的出发点,他创制的这两个字,确实是当下社会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最关心的两个问题。
    第二,他作品的指向性和第一个观点是一致的,这个指向性不是学术界专业的群体,而是广大老百姓。我们肯定也是肯定的这个方面。
    第三,是他的原创性。
    第四,是他书品、人品的统一性。一直从他年轻时候做的事业和奉献,转到现在书法上为人民群众做贡献,写好字,做好事。没有高尚的人品,是写不出高尚的艺术作品的。

    龙开胜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
   他的聪明在于他抓住了当代人的生活状态。任何一个思路的出现,都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现在生活环境恶劣, 人们期盼长寿, 想要有福气。刚才说了,他又是一个孝子。我觉得他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创制了这么两个字,抓住了人们的心。现在看来还是很成功的,尽管他创作上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他的表现力很好,他的创造现在可以印到很多工艺品上,印在扇子和衣服上,可以产生社会效益,应该说他这种创意是非常成功的。

    张树伟
   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
   我有一个深深的感受,过去我们讲长命百岁是非常美好的一个祝福。把五福合在一起,就不像我们说的那种合体字,这个汉字符合中国的书法习惯,当然这个不是很到位,不是百分之百的,还有可以锻造再改进的地方,但是它已经让我们感受到,当我们拿着它挂起来的时候,大家对“寿在百岁外”这种美好已经感受到了,文人认可了,百姓也接受了,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尤其在今天,我们的小孩80后,90后,包括00后,现在电脑的键盘逐渐代替了汉字的书写,我想有这么一个创意,有这么一个突破,对汉字的应用非常非常好。
 


习近平语,行书中堂,138X68
 
   孟鸿声
   山东省书协驻会副主席
   我来自于谋勇先生的家乡。刚才大家都说谋勇先生是企业家,慈善家,我觉得他更是一个大孝子。他这个福寿文化,“福寿” 情怀主要源于他的孝心。作为一个孝子,他把孝悌之道凝聚在两个字里面传递下来,凝聚着一种终极关怀,像吉祥物一样,是一个吉祥的信息。第二,我觉得他能够在“福寿”文化中与时俱进,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活到百岁也不在少数,所以这种观念要改变。我建议,他这个形式借鉴一下现在的美术构成、现在的美术设计,使艺术形式更加高雅,能够适合现在的环境。
 
    魏峰
   中国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中国美协会员
    一幅作品成功地创作出来,与作者的出身,学识、修养各方面都有关系。于先生是个大孝子,人品很高。他在中国书协老年工作委员会工作,一直想为老年人工作,经常到福利院、老年人协会去讲学,去表演、示范,很受老同志们的欢迎,这就是他的爱心。他写寿、福这两个字,也是一个书法家追求真、善、美的一个具体表现,这点大家可能都很敬佩他。
 
    孟云飞
    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书协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我感觉于先生的合文书法是有独创性的,跟我以前见的不一样。
首先,于先生的福寿是根植传统的,他的传统功力很深。第二,他不仅仅是创作,而是创造。福字松散了一点,可能严谨一点更好一点,这个寿字我认为是非常成功的,毕竟他是一个合文,他不可能把所有的每一个点画都完全符合咱们现在书法的标准,当那个标准看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是这是有一些创造性的事情,我是非常赞同的。
 



《盛世和谐》、行书横幅、138X34CM
    蔡民基
   中国榜书协会副主席、北京书协理事
   第一,创新中国书法很难,但是只要勇于探索,是能够出新成果、有所突破的。谋勇能够开拓合文书法,意义非常重大。第二,我觉得谋勇的书法有重大示范意义, “福寿”能被赋予内涵,同样我们还有很多汉字,可以被赋予更多内容。通过宣传福寿合文书法,在社会上起到引领作用,来探索我们中国书法新的内涵和形式。 第三, 中国书法艺术创新,无非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合文书法,和我们中国主流书法的创新,是一个什么关系,怎么确定它的学术地位和艺术地位?谋勇的书法为我们的传统书法提供了新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合理定义它的价值文化。第四,我想借这个机会应该大力地宣传谋勇创新出的合文书法,同时也应该注意, 要处理好赋予内涵和维护书法法度的关系, 那个字可以赋予它新的内涵,但是要以维护书法本身的法度为原则,要防止变形、变味,变俗。

   严学章
   中国艺术创作院院长
   首先,我觉得于先生这两个字具有原创性、唯一性,所以他申报的国家专利也批下来了。
第二,书法家都希望有代表作品,但是真正的代表作还是要有原创性。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多年前就提过,一生留下一个字都不得了,我们于先生留下两个字就更不得了。……我认为于先生这两个字的出现,就是在关注当下民间。只有关注到当下民间,我们才能真正关注生活,我觉得一个书法家,或者一个艺术家,他一生九个字,“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于先生的回答是,为当下而写;写当下人们最关心的,或者是我们人类最关注的终极的追求,一个福,一个寿;然后是原创性,他自己创的。
 第三,于先生很有开拓性。因为你现在有平台了,有原创了,有代表作品了,那么怎么样把这个东西拓展开,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在打造中国书法家的时候,打造三定位,一个是创作定位,还有学术定位,还有市场定位,所以在这里仅供我们于兄参考。

   朱中原
   《中国书法》杂志编辑部副主任
   我讲两点感受:
   第一点,这个活动包括于老师的创作,是对中国原点文化新的拓展和发掘。因为“福寿”文化是中国最本质的,最原点的文化,它的精义是对仁义礼智信范畴的哲学的诠释。从这个角度讲,于老师是带着一种文化使命来创作的。
    另外,中国最原始的文化里面,“福寿”的本质是儒家思想,一个是仁,一个是礼。“仁”是所有中华文化里面最高的解释, “礼”是一种秩序,这个秩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我们儒家所要追求的境界。书法在线条里面也讲所谓的“五归五合”,点划和线条之间的和谐,所以我觉得这是对人的一种追求和回归。所以于老师在做一件让我们思考的东西。作品交流热线:陈先生 18701608696(责编:邓敏)
书画
工艺品
古玩珍藏
关于我们 - 欧桥传媒集团 - 电话:0040-751021899 - 邮编:SE3 9GX - 邮箱:ozqb@qq.com
地址:Flat 502 Loder House, 2 Anderson Road, Kidbrooke Villa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SE3 9GX
Copyright 2012 欧桥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