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集锦>书画
分享到:7

气豪蕴厚骨格奇

——访中国著名的青年艺术家陈祖芬

2015年08月25日 09:40 来源:英国华商报
/

  陈祖芬,福建泉港人,著名的书画篆刻家、作家,中国百花文学奖福建省唯一获得者,南都网专栏作家。现系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长期致力于书法、篆刻、国画等创作。其作品以“雄浑奇肆”、“元气淋漓”为世人所推崇,先后被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国画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并被选送赴韩国、新加坡、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参展交流,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艺术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2009年度中国最具市场收藏价值的书画家”。他的散文《我的评论原则:知人以深刻而仁厚,论艺(事)则理性且公正》获得第五届中国百花文学奖,并著有艺术理论手记《法华尊严》被收入《中国历代书画名家辞海》、《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众多典籍。他的创作事迹先后被《中国文化报》、《艺术评论》、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大公网等国内外知名媒体所报道。

  2002年冬季的一天,在去往福州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个小伙子坐在车上,用手不停地在空中比划着,坐在他身边的乘客向他投去异样的目光,车上一名福州画院的老画家却凑了过去,对这个小伙子说,年轻人,“你的手很巧,你在书空吧”。

  这名小伙子是来自泉港的陈祖芬。书空是他练习书法的一个方法。直到现在十几年了,他每天都要安排充分的时间用来书空。当时,正在福建师范大学求学的陈祖芬在车上看到路边有个牌匾的书法写得很好,情不自禁地中途下车,跑到牌匾下用书空的方式来临摹练习。

  近日,在福建泉港一栋普通民宅里,记者见到了久闻大名的陈祖芬。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他的外表并不像很多书法大师所展现出来的儒雅倜傥,其身上散发出更多的是浓厚乡村气息,而谈到对书法、文学等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时让记者大感震惊,他对专业的认知水平远远超过普通的艺术大师,特别是他的从艺理念:“宁深厚内美、大器晚成,勿虚华早凋、小器易盈”及艺术主张“化用一切,以天地人合一的大宇宙气象为艺之至品,并极力锻造此品格”的格局让人扼腕赞叹不已。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对书法感兴趣?其中的历程是如何的?

  陈祖芬:在我八岁时,我二哥在偶然间发现我写的字比三哥好很多,并且字形特别,也很漂亮,就把我写的字珍藏起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褒奖,从此我特别注意我的书写,充分地利用我可以用的一切业余时间来练习。小时候,农村孩子放学后都要干农活,我父亲也写一手好字,他见我勤奋好学又有一定的功底,就安排我去放牛,这给我提供大量练字的时间。那时,我往往把牛赶往水塘边去放牧,因为水塘边的岸上往往有沙子可以让我练字,当时我就地取材找根树枝或小石块当笔在上面划写,久而久之,这锻炼了我的锥画沙劲道,使的拿起真正的笔书写时感觉很舒服、很畅快,这进一步激发我书写的兴趣,有时没有合适的书写工具时我就在地板上书空,这进一步提升了我对书法的理解及感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基本没什么娱乐项目,我在校除了读书就是写字,书写水平在班级同学中处于领先地位,这增加了我的自信,激发了我写作的热情,也确定我要从事书画艺术及篆刻之路,到2002年左右,我初步确立了如何走艺术人生的总格局。

  记者:您认为你的艺术创作历程中艺术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样的收获?

  陈祖芬: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我艺术创作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6岁左右开始,那时我主要的临摹对象是《兰亭序》,跟其它临摹者不同的是,我把它里面的每一个字单独挑出来练习写,学了二年左右,临摹水平可以说达到了形神兼备,可后来我发现王羲之的兰亭序对初学者来说“易进难出”,并非是最好的范本,按此临摹写的字在形神上无法反映自已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思想,于是我放弃了临摹《兰亭序》。第二阶段,从《兰亭序》出来之后,我开始大量收集各门各派的书法精品进行研究临摹,曾有一个月,我一次性复印了500张近当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几乎花光了那个月的全部工资。这一阶段我在充分吸收各家各派书法精髓,极大提升自己艺术水平的同时领悟到了传统书法艺术力量的强大,而这种力量对一个一心想形成自已书法风格的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同时我认为传统的临摹容易造成依葫芦画瓢,存在在手不在心的毛病,且不易走出前人藩篱,也得不到创新。第三阶段,在发现传统临摹对自己艺术创作的束缚之后,我思考了二年,也徘徊了二年,机缘巧合,后来我找到了“书空”这一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练习书法,我发现书空时手与大脑的距离是最近的,而且更适合自己不宗一家,集百家之长以确立自家风格的书法道路,从这以后我选择了“少则得,多则惑”的原则去吸收行书、草书、隶书等五种字体优点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书法形神格局。

  记者:您认为您的书法艺术的亮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祖芬:简而言之就体现在:“大、厚、古、奇、拙”五个方面,书法要大气、显得气势磅薄,内涵要丰厚,形神越古越雅,格调要奇、不俗,审美要拙,拙和巧是两种不同的审美层次。

  记者:您认为书法对自已的人格有哪些影响?

  陈祖芬:从事书法艺术几十年,塑造了我坚定的意志,培育了我的“静气”,这种“静气”使的我在面对工作或生活中挫折时能够泰然处之,冷静应对。同时这种“静气”使得我淡泊名利,能够静下心来搞艺术创作,把艺术成就放在第一位。我认为,一个真正练书法的人也要有正义感,要有浩然正气,这样他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记者:据说,您运用书法创作这个平台做了不少社会公益,请您谈谈这方面的事。

  陈祖芬:我也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对社会上一些人因经济困难而遭受到的痛苦感同身受,我也是尽我所能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想这也是一个艺术爱好者、一个艺术创作工作者的道德情操。

  名人述评:

  1、陈祖芬的价值观:文化尊严,远高大奇伟于金权尊严。读罢颇有感触,略叙数语共勉!文化尊严,是人最本质的尊严,也是判断人生境界高下的尊严。只有当“文化尊严远高大奇伟于金权尊严”的认识,成为大多数人尤其是文化人共同信奉的价值时,我们才可以说,我们这个时代真正有了文化自觉、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的意识;人的精神才可以从匍匐状态爬起并站立起来。陈祖芬的价值追求,是艺术的, 也是人生的,而且是诗意人 生的。——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 王东林

  2、互联网的神奇之一,就是让天涯海角的人,见帖如晤。注意到陈祖芬,是被他微博帖文中浓郁的家国情怀所吸引,近年来他从壮怀激烈似趋于平和,旺盛的精力似乎更多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他的艺术自白是:“宁深厚内美、大器晚成,勿虚华早凋、小器易盈。”历史积淀丰厚的泉州,要走出东南一隅,正需要这样的内敛和自警。祝福祖芬,剑气箫声,惨淡精锐,集于君一身。——人民网副总编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祝华新

  3、赏读祖芬书法、篆刻作品,有一股奇肆、雄浑、遒劲之气扑面而来!不拘一格的大气布局、自心而来润枯有致的线条走势、疏密有致的时代力量和速度感……究其原因,我想祖芬是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其深厚的学院派功力,二是其饱含于心胸的民族文化责任和社会道义感。尤为后者,对一个艺术家而言至为难能可贵!这是一个优秀艺术家区别于熟练技匠的本质处。因此,祖芬的艺术未来,值得期待!——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十佳设计师,巴黎访问学者 张辛可

  4、心存高洁,风骨犹存,不负丹青,这是我对陈祖芬其人其艺的简短评价。品格风骨是祖芬艺术的灵魂,艺术上的远大格局与抱负是其艺术能走远的內在动力,而艺术上的造就则需要艺术家毕生精力的积淀,祖芬早年即有“宁深厚内美、大器晚成,勿虚华早凋、小器易盈” 之志自警自勉,因此,未来可期,硕果可望!——知名时评人、《工人日报》社会周刊部主任 石述思

  5、祖芬才华不消多说,为人耿直,胸怀大义,关照当下,忧国忧民,实在难得,在艺术家里也属于屈指可数担当之人。—— 博联社创始人、总裁,国际问题专家,前新华社高级记者 马晓霖

  6、时下中国,金权肆虐,文化人多俯首贴耳,或类犬儒,鲜闻“文化尊严"之述久矣!

  一如陈祖芬,笃守“文化尊严,远高大奇伟于金权尊严”之价值观者,已然凤毛麟角。而于祖芬,少即执着于此价值认知,刻苦自励,于书画篆刻、文学、评论诸领域均有不俗造就,极为少见。秉此价值观,胸怀道义,又素性悲悯,贯于其书,则外磅礴浩荡而内温润灵动,气格不凡,令观者击节赞叹。有评者论其书画:“雄浑奇肆、元气淋漓,卓立自家风格,大家气象昭然",余深然之,其书画得其品格与学养之功深矣!

  文学之道,乃心灵与品格之外现,文为心声。一位优秀的作家,不惟须活在当下,尤当立于时间之上。祖芬之为文原则——“只为苍生说人话,不向鬼神献颂歌",其凛凛风骨与道义担当,令人肃然起敬!

  祖芬尚年轻,于术业,格局与抱负者大,用心与劳力者深,来日方长!我等愿为之鼓与呼,助其远行!——《南渡北归》作者、著名作家岳南

 

书画
工艺品
古玩珍藏
关于我们 - 欧桥传媒集团 - 电话:0040-751021899 - 邮编:SE3 9GX - 邮箱:ozqb@qq.com
地址:Flat 502 Loder House, 2 Anderson Road, Kidbrooke Villa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SE3 9GX
Copyright 2012 欧桥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