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真的变了。
4年前,南京代表团在温哥华申办青奥成功,有人问,“青奥是什么?”有人疑惑,“和百姓有啥关系?”也有人期待,“能给百姓带来什么?”
4年后,每个人的答案也许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有目共睹:无论是内部的管理整治,还是对外的形象塑造,南京都可谓上了一个层次。从外至内,这座城市的管理模式和内涵在发生改变,城市发展的张力凸显,未来更令人期待。
坚决转型不留退路,“言必行,行必果”
4月25日中午1点,南京环境监测中心站,二十多台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数字闪烁,“PM2.5、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炭黑,一网打尽,24小时实时传输。”中心站技术人员母应锋指着一台设备说,“快速监测挥发性有机物,全国最先进。”
南京环保门槛公认全国最严。2011年7月,南京宣布关停整治173家企业,名单全部在媒体公布,全城震动。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瑞晶说,企业在南京77年,第一次因为环保问题收到政府限期整改令。公司当即关停了排放不达标的硫酸生产装置。央视新闻联播称“南京治污力度空前”,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则认为,这不过一小步,只是开始,希望以此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南京要坚决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
环保风暴5个月后,南京召开全市绿色都市大会,当年形成环境保护1+2+10系列政策措施,为建设绿色青奥、绿色都市“定下规矩”。四年来,南京关停整治476家“三高两低”企业,燕子矶化工片区66家化工企业、尧化门地区的9家钛素厂全部关停搬迁。
4年前,南京大学外语学院王守仁教授担纲南京青奥申办报告的英文翻译。申办成功那天,王守仁对记者说,南京向国际奥委会郑重承诺,南京环境质量将达到国际赛事标准。南京办青奥,对百姓最大的利好是环境质量会得到极大改善。4年后,王守仁说,南京环保力度大,有诚意!
去年10月,南京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力破生态建设的深层矛盾。会上推出绿色考评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成本核算,推行绿色GDP核算和政绩考核制度,明确各区、开发区“一把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责任人。
同年,南京在全国率先提出削减煤耗总量,提出到2015年南京要削减煤耗总量1724万吨。仅燃煤锅炉一项,去年就关停和清洁化改造了602台。
重典治污减排,倒逼产业转型,到去年第三季度,数据已显示出南京产业结构出现节点性变化,新兴产业占比首次超过传统产业,高出石化、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4.9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煤炭消耗总量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煤炭消耗总量持续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今年初,南京决定:十年内,搬迁关停金陵石化及周边、梅山、大厂地区、长江二桥至三桥沿岸四大重工业片区的所有工业企业。这四大片区综合能耗占全市工业总能耗的44.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都占到全市总排放量的30%以上。消息一公布,全城欢欣鼓舞。
用尊重赢得尊重,东道主初现“国际范”
3月28日,南京青奥团长大会,青奥组委会各职能部门向世界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团长陈述青奥政策。台上,每位陈述人用英文侃侃而谈;台下两侧,各国国旗鲜艳;中间,来自全球的代表们,认真倾听,不时提问。
帆船谁提供?皮划艇呢?有备用桨吗?一团长举手。“帆船和桨由组委会免费提供,皮划艇自带。”台上的80后体育部助理对答如流。
整场大会,不见主人迎接宾客的中国传统做派,倒像是谈判桌上双方不动声色,各自“守土有责”。
“开村前,有无训练馆?”“开村前开放部分训练馆,但开村前的训练,需要付费。”
“怎么办离村手续……”“所有人要登记离村,物品若有损坏,要先付赔偿金……”
“主人们”答得利索、敏捷。
在组委会国际联络部,记者查阅4年来整个组委会召开的国际性会议。重要的协调会议、项目评估会10次,技术性会议四五百场,组委会高层每月与国际奥委会至少举行一次电话会议,组委会各部门和国际奥委会每两周至少举行一次电话工作会议……4年来,浸润在国际规则、国际标准中的南京青奥组委会已经“国际化”。
大到国际规则,小到座位安排、材料摆放的礼仪,南京和国际对接无缝。
来自委内瑞拉的奥委会团长说,南京团长大会如此卓越、令人尊敬。每有团长举起数字牌想提问,主持人、南京青奥组委常务副秘书长刘以安几乎同时报出提问者所代表的国家或地区,仿佛几百号人都是熟悉的朋友。原来,为了让与会者充分感受到被重视,组委会精心制作了会场平面图,压在刘以安桌面上,只要一扫平面图,就能知道提问者来自哪个地区。
“团长大会堪称综合测试,抵离、住宿、交通、语言服务,全部按国际规则进行。”青奥组委会国际联络部助理左同宇介绍,遵守规则的同时,在要紧处“严防死守”做好细节,这是中国特色,也是中国魅力所在。
以语言为例,南京青奥组委会提供6种语言的三类服务。在同传翻译、随队翻译和场馆翻译之外,组委会还组建了多语言总机。碰到无法翻译的情况,志愿者或随从可拨打总机专线,专线当场翻译。
与市民共成长,城市焕发“精气神”
4月25日,放学后,高淳实验小学五年级(4)班的吕廷安在训练室练习武术两小时。学校每天为学生至少安排1小时运动时间。南京106所青奥示范学校,学生的运动时间、运动场地,那是必须的,杠杠的。
向前蛇行、向后倒滑、时而围成圆环、时而接成一字长龙,10个轮滑爱好者在南京火车站广场表演自编自导的轮滑接龙——《中国龙》,吸引了众多路人。令人惊讶的是,这10位轮滑者都在55岁以上。
“下个月,我们要带上青奥会的大旗,去杭州西湖边滑行16公里。”队长邓志成说,队员大多是这两三年才学会的轮滑,年龄不是问题,关键在热情。
走上运动场、走进健身房,运动在青奥之城蔚然成风。据统计,目前南京体育人口比例高达33%,居全省第一;全市体育指导员1.6万名,十分钟健身圈,90%区域建成,今年全覆盖。届时,市民步行十分钟都能到达健身场所。
爱运动的人,身体好、性格好;爱运动的城市,精气神十足。办青奥,城市与市民“团”得更紧了。
4月24日一大早,戴着小红帽、穿着红马甲的陈政琨就来到鼓楼公交北站,从早7点到9点,他一直忙碌着引导乘客文明上下车。这个公交站有11条公交线路,附近有两个医院,4个地铁口,人流众多。找不到路的都来问他。“起初也对公交线路不熟悉,我就专门坐上公交车,亲身体验各条线路,现在我就是一本活地图。”61岁的陈政琨很自豪。
陈政琨是南京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队的一名队员。从2012年底,该队293名志愿者开始在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央路、汉中路、中山南路的45个公交站台引导文明候车、乘车。“我想为青奥做点事。”南京12345政务热线接到不少这样的求助电话。鼓楼区湖南路街道裴家桥社区居民段玲玫不再犯愁。不懂外语,进不了场馆,没关系。打扫卫生,护理花草,指指路,这些总是力所能及。鼓楼退休职工公益院有90多名退休老人,段玲玫把大家组织起来,在山西路市民广场办活动,向市民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当世界聚焦南京,2万名注册志愿者,10万城市志愿者,818万南京市民,人人都成为了主人。(记者 张晓东 苏文龙 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