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广播公司(ABC)深夜脱口秀节目“吉米鸡毛秀”播出儿童的“杀光中国人”言论,引发轩然大波,事件还在继续发酵。
全美华人行动以来发声抗议
节目播出后,尤其在网上传播开后,很多华侨华人表达了强烈不满,并在白宫网站“We the People”上发起联署,要求ABC对此进行道歉。一周的时间,网站上已有超过4万人签署,人数还在继续增加。美国许多华人社团,如华人民权组织“美亚正义联盟”、“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等发表声明,要求ABC对华人道歉。在“吉米鸡毛秀”录制棚所在的南加,不仅民众自发到摄影棚进行抗议,南加民权团体和一些民选议员如国会众议员赵美心、孟昭文,加州州议员余胤良,以及联邦众议员罗伊斯等也都纷纷发声谴责,要求ABC对这样歧视侮辱中国人的言论进行道歉。
舆论压力之下,ABC高官已回信给美国80-20促进会主席并道歉。但很多华人都认为ABC应该公开道歉,华人社区正在酝酿进一步的抗议活动。
随着抗议声浪不断加大,也有人有不同看法,认为对孩子的言论过分认真属小题大做,可能有失大国风范和华人风度;也有声音认为,孩子的言论不妥,节目制作人的做法也不对,但是要求道歉即可,要防止演变为民粹行为。
华人一贯隐忍,ABC才无所顾忌
这种抗议是不是小题大做?
孩子固然有童言无忌的成分,但制作节目的是成人,应该对这样的内容把关审核。事实是,节目制作人没有删去不当言论,也没有在节目中指出言论有错,可见该节目在政治上是绝对不正确的,ABC应该为此负责和道歉。
即便在美国这样言论自由的国家,发表“杀死谁”的言论,也是不允许的。很多人都指出,如果在谈话中,把“杀光”的宾语换成其他族裔,那么ABC肯定不会播出,因为一旦播出,很可能掀起一场大震动。那为什么杀光对象是“中国人”时,ABC却没有顾忌呢?
华人在美国经历了很多痛苦,上世纪的《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针对一个族裔进行迫害的法案。近年,华人在美国的地位开始提高,华人参政热情也逐渐高涨,但华人在美国的地位和受重视的程度依然比其他族裔差得远。华人和犹太人人数差不多,但影响力完全无法相比。华人的参政热情和捍卫自身权益的热情,也远逊于非裔和西裔群体。华人被主流社会誉为“模范族裔”,遇事隐忍又何尝不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对族裔的迫害都是从小事开始的
华人感到不满进行抗议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仇视语言公开播出,映照出了潜藏于主流社会隐蔽角落里的仇华心理,对华人是一个警醒。当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一开始也是从儿童玩卡通等丑化犹太人开始。在美国历史上,少数族裔做替罪羊的事情并非没有,二战期间,美日开战,美籍日本人被关进“集中营”的事情即是一例。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是谁又敢保证类似的事件一定不会再发生呢?
对一个族裔的歧视和迫害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如历史上的排华运动。而少数族裔争取自身权益,也是从一件件小事开始的,例如非裔的民权运动。对于非裔和西裔动辄觉得自己受到歧视,有人认为他们过于敏感,总是小题大做,其实这种小题大做,正是美国社会不敢随便歧视非裔和西裔的“政治正确”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延伸一下就是“勿以恶小而姑息”。华人应该向非裔和西裔学习,对任何歧视欺侮行为都要“小题大做”。
(洛杉矶 一娴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