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分享到:7

蔡继明:中国不缺法定假日缺带薪休假

2013年10月16日 23:15 来源:凤凰网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资料图)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资料图)

    十一长假过后,拼凑假日引发争议。全国假日办发布节假日放假安排调查问卷,凤凰网已有超百万网友参与,65.17%的网友不满意现行放假安排。始于1999年的长假安排,缘何引发如此争议?中国需要怎样的合理假日?凤凰网就此连线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

    蔡继明称根据多年数据分析,长假并未对旅游发展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带来诸多问题,因此他坚持取消长假。同时他也反对硬性拼凑长周末,而应自然形成长周末,“所谓长周末,就是如果这5个1天的节假日正好出现在周五、周六、周日、周一中的任何1天,自然形成为期3天的长周末”,比如将五一假期定为第一个周一,不用每年都变,大家也可以提前安排假期。

    蔡继明还告诉凤凰网,中国不缺法定假日,缺的是带薪休假,这一制度能否全面落实,要看政府的决心。

    对话:李灏

    假日办缺少规则打破了工休节奏

    凤凰网资讯:今年“十一”调休为什么会引发争议?

    蔡继明:“十一”调休引发争议,并非始于今年。去年很多网民对这种放假式就已有很多批评,原因之一是集中放假导致公众集中出行,造成交通堵塞,餐饮住宿供不应求,旅游景区人满为患,价格飞涨,服务质量下降,游客满意度下降。

    原因之二是挪用双休日,打乱了劳动者正常的工作-休息节奏。我国的法定节日一共7个,总共放假11天,其中国庆节和春节各放3天,清明、中秋、端午、五一和元旦各放1天。但国务院每年的放假安排,却通过挪用双休日,把为期1天的5个法定节日拼凑成连休3天的5个小长假,把为期3天的2个法定节日拼凑成连休7天的2个黄金周。这样,11天的法定节假日似乎就变成了29天,实际上超出法定节假日的18天是挪用或借用了9周双休日。这种挪用双休日调假的结果,既导致部分公众出现假日综合症,又造成长假后连续工作7天而出现过度疲劳。

    第三个原因是全国假日办调假没有规则,往往与公众的预期不一致,并且造成工作休息时间的零碎分割。以今年的“十一”黄金周为例:从9月16日起,全国先后施行工作3天休息3天、工作6天休息1天、工作两天休息7天和工作5天休息1天的调休安排,打破了原有的工、休节奏。

    凤凰网资讯:中国的节假日天数是如何制定的?每年的节假日安排是如何制定的?

    蔡继明:首先要明确,全国假日办是不能够决定一年放假多少天的,放假天数是由如下几个法律和条例决定的。第一个是《劳动法》,明确劳动者的工作和休息的权利,特别是带薪休假的权利;第二个是《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我们7个节日为期11天的法定节假日;第三个是《带薪休假实施条例》;第四个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职工工作时间规定》,明确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40个小时,周六、周日为双休日。

    全国假日办只是则根据这些法律法规,负责具体安排每年双休日挪动以便拼凑成小长假和黄金周。严格的说这种安排本身并没有法律。

    数据显示黄金周并未对旅游业产生刺激

    凤凰网:最早设计“黄金周”长假是出于什么考虑?

    蔡继明:“黄金周” 长假是从1999年开始的,当时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国家旅游部门希望通过放长假鼓励人们做长途旅行,刺激旅游消费,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此外,1999年10月也正值建国50周年大庆,作为政府的一项惠民政策,把当时法定1天的五一劳动节和法定两天的国庆节都延长至3天,这样,国家旅游局就连同十几个部委向国务院建议,把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连同春节3个为期3天的法定节日,与各自前后两周双休日拼凑成3个为期7天的“黄金周”。

    凤凰网资讯:“黄金周”长假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是否一致?

    蔡继明:我们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进行推算,发现推行“黄金周”制度之前的13年(1986-1999)间,国内旅游收入的复合增长率是28.75%,而实行“黄金周”制度后的12年(2000-2012)间,国内旅游收入的复合增长率是17.81%,由此说明“黄金周”对国民经济特别是旅游业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不仅如此,从2008年“五一”黄金周取消后,到2012年这4年当中,国内旅游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家统计局还是国家旅游局的数据,都没有表明“黄金周”的存在对旅游收入增长有任何促进作用。我认为“黄金周”拉动旅游收入完全是一种幻觉,因为现在考察“黄金周”的旅游收入增长,每年所说的增长20%、30%,都是和去年同期“黄金周”做比较,但全年有52周,而不仅仅是3个黄金周。

    至于“黄金周”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没做过直接的测算,但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可以做出以下判断:

    第一,“黄金周”期间旅游业要满足涉及四亿多人次集中出行的市场需求,必须大幅度扩大生产能力,但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满足这种大规模的市场突发需求,否则,“黄金周”过后,生产能力就会严重过剩,造成极大浪费。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来说都是忌讳的。

    第二,“黄金周”期间,国内旅游行业收入虽然大幅度增加,但其他行业受到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明显,比如说制造业和建筑业,外汇、股票、期货等市场交易、进出口贸易、会展还有入境旅游等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我认为,考察“黄金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能只考察旅游业一个部门,还应该综合考察黄金周对所有部门的影响。

    第三,黄金周期间游客的集中出行,必然对旅游景区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我们不能只看“黄金周”期间旅游部门千百亿的收入,而忽略我们在“黄金周”中付出的代价。我建议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统计局应该对这方面做全面调查,凭借扎实可靠的数据,从经济角度,分析“黄金周”制度的实际影响。

    第四,黄金周对劳动生产率和工作、学习效率造成严重的方面影响。此前汪丁丁教授测算了一下十一“黄金周”的经济损失,我认为有一定道理。他认为,“黄金周”的影响并非只有7天。假期临近时,人心浮动,要考虑如何拼假,出行计划等等,经过七天长途奔波,还需要收心工作,恢复体力,前后算起来大概是十天,劳动生产率会受到影响。现在“黄金周”出行人群中,有近2亿从事一线劳动的年轻人,按1天创造100元价值计算,10天损失两千亿,还是保守估计。因为还没考虑集中出行对相关基础设施破坏等因素,比如说,故宫最大游客接待量才6万,但去年“十一”假期,故宫一天的接待就达18万,由此造成的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损失旅游部门从来没有计算过。

    挪动双休日应慎重 建议自然形成长周末

    凤凰网资讯:景区拥堵,超负荷运作是今年“十·一”长假暴露出的一个问题,都说长假出行难,人们为什么还会选择长假期间集中出行?

    蔡继明: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主要原因就是双休日被挪动,导致短途旅行和长途旅行混在一起。我们注意到今年“十一”长假大概50%以上的游客并不是长途旅行,而是城市周边游,周边游本来两天左右就够了。星期五下班了,晚上就可以出行,周六玩一天,顶多周六再住一夜,周日也可以返回。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双休日就能满足周边游的需要,根本不需要7天长假。但双休日被用来拼凑7天长假,该休息的时间没有休息,只好选择在长假出行。这样长、短途旅行混在一起,就造成各个景区人满为患的现象。

    凤凰网资讯:针对目前节假日安排中出现的问题,您认为有哪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蔡继明:我们于2007年提出的假日改革方案,本来是建议取消“五一”、 “十一”两个黄金周,增加清明、中秋、端午和重阳为法定节假日,春节增加1天,将除夕确定为法定节假日,同时全面落实带薪休假。这些建议大部分被国务院采纳。

    但我们当时并没有提出把5个为期1天的节假日与双休日拼凑成小长假,而是强调推行长周末制度。所谓长周末,就是如果这5个1天的节假日正好出现在周五、周六、周日、周一中的任何1天,自然形成为期3天的长周末。经过计算,我们发现全年有2.3个节假日是出现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一的。于是我们建议把“五一”劳动节改为五月的第一个周一,这样一年就有了3.3个长周末,另外1.7个节日出现在周二、周三、周四,就自然放假,不再挪用双休日。

    这种休假安排是以双休日为核心,不挪动双休。因为设置双休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劳动者劳逸结合的,而不是拿来拼凑小长假或“黄金周”,让大家去消费、去旅游的。

    此外,我们还提出假日调整要广泛征求民众意见,特别是挪动双休日,要按照有规可循的原则,让大家一看就一目了然。比如说五月一号改成五月的第一周星期一以后,就不用再发通知了,大家都知道劳动节一定和周六、日连起来,可以预先安排自己的休假计划。

    另外我们建议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带薪休假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比较理性的休假方式。它一方面满足了每一个劳动者休长假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各个企业劳动者职工相对自由的选择,就可以形成弹性休假机制,实现错峰休假。

    我们的方案始终强调,“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都不应该存在,但我们还有一个附带条件,就是带薪休假制度需要全面落实。

    带薪休假制度能否全面落实,关键是看政府的决心

    凤凰网资讯:为什么带薪休假没能得到全面落实?

    蔡继明:带薪休假制度是一种最合理的制度,在我们国家执行起来却遇到了较大困难。带薪休假作为一项法律在1995年就写进《劳动法》,但是从1995年一直到2008年,国务院一直没有出台带薪休假实施条例。没实施条例,任何法律都很难执行。不仅如此,由于从1999年开始实行了黄金周,劳动者会觉得一年好赖已有三个长假,再去要求带薪休假是不是有点要求过分了,担心企业不会答应。企业则认为,员工一年已经享受了三个长假了,还来要求带薪休假是不是也有点过分。政府则由于安排了三个“黄金周”,公众也没有特别强烈要求带薪休假,也就失去了推行带薪休假的压力。

    恰恰是因为2008年取消了一个“五一”黄金周,减少人们长途旅行的一个选择,国务院就及时推出了带薪休假实施条例,带薪休假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落实,虽然没有很准确的数据,但估计也能达到40%左右。

    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落实带薪休假,按说在下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应回顾这一年来带薪休假落实情况,但遗憾的是,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带薪休假只字未提。今年国务院颁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预期到2020年带薪休假才能基本落实。很多网友批评,为什么一个带薪休假制度从1995年成为法律,要经过25年的时间才能够做到基本落实?是不是意味着劳动者的权利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对法律的执行力度还不够?

    我认为带薪休假制度能否全面落实,关键是看政府的决心。政府只要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像抓经济增长,抓投资一样,我想带薪休假的落实没那么大的难处。

    其次法律部门应该给予积极的法律援助,对拒不执行带薪休假规定的行业、企业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工会应该承担起维护劳动者权利的责任。此外,人大在检查工作,政协在参政议政以及媒体在舆论监督等方面都需要协作促成带薪休假的落实。

    带薪休假的落实也需要公众的努力。实际上,最近这几年公众对集中放假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强烈,包括此次全国假日办发出这种问卷调查,就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种集中放假的弊端和公众对带薪休假的渴求,这将有助于带薪休假的进一步落实。

    中国法定假日不必国外少,少的是带薪休假

    凤凰网:国外假日安排和中国相比有何不同?中国有无可借鉴的地方?

    蔡继明:说到假日总量安排,一定要分清我们的假日结构。第一个假日构成是双休日。我们和西方一样采用公历纪年,一年有52周,全年双休日一共是104天,这和西方国家的休假天数是一样的。

    第二个假日构成是法定节假日,我们的法定节假日现在是11天,这个天数和欧、美、日等国相比不算少,甚至比有些国家还多,比如据我了解美国全国统一的法定节假日只有9天,而欧洲一些国家相对比较多,但一般也不会超过15天。

    最后一个构成就是带薪休假,中国的带薪休假目前最低五天,最高十五天。而欧、美、日等国家的带薪休假天数则比我们多,有的达到30、40天。所以说,假日总量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带薪休假上。

    而根据我国目前发展水平,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假日总量不算少。粗略计算,我们的人均GDP只有4000多美元,欧、美、日等国则是4万多美元,他们的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是我们的十倍,但他们的假日并没有比我们高出十倍,最多也就多出10%到20%。今后我国假日总量的增加,将依赖于我国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带薪假期,还是法定节假日、双休日,表面上看是国家、企业给我们买单,实际上都是劳动者自己给自己创造的休息时间,正是因为劳动者在250天的工作中创造了365天的财富,才能在115天的节假日中同样拿到工资。

    如果大家都想多休息,少劳动,财富从何而来,带薪假谁来支付?所以假日总量的增加不能一厢情愿,要适合国民经济和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另外需要增加的主要不是统一的法定节假日,而应是带薪休假。

书画
工艺品
古玩珍藏
关于我们 - 欧桥传媒集团 - 电话:0040-751021899 - 邮编:SE3 9GX - 邮箱:ozqb@qq.com
地址:Flat 502 Loder House, 2 Anderson Road, Kidbrooke Villa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SE3 9GX
Copyright 2012 欧桥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