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分享到:7

科举曾是好东西

2013年09月09日 15:21 来源:新京报

  官员选拔任用方式,即史书上所谓“选举”(选拔、荐举),在历朝的兴起和衰亡中,所起作用最大者,当推清代。清初为巩固政权而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中,科举乃是中心。

  清帝国的“诸葛亮”、内三院大学士范文程给多尔衮进言:“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请再行乡、会试,广其登进。”(《清史稿·范文程传》)只要抓住了士人这一“精英阶层”,就能赢得民心,而抓住精英阶层的办法,就是通过科举,为其提供进入政权、分享政权的途径。

  在八旗入关并占领北京的这一年(1644年,也即著名的甲申年),实行科举就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两年后(1646),“始行科举法,在京会试举人”,“四月举行殿试,取进士四百人。宴诸进士于礼部。”(《清史稿·选举志三》)

  中国的读书人终于发现,朝代的更替,并没有断绝他们的出路,“学得文武艺,售予帝王家”,一个买主被消灭了,另一个买主又出现了。果然,圣人圣教的大旗,有效地战胜了“反清复明”的小旗,不少抵抗战士重新拿起书本,准备在新政权中谋取自己的用武之地,时人所谓“圣朝特旨试贤良,一队夷齐下首阳,家里安排新雀帽,腹中打点旧文章。”

  科举制度的作用,并非仅仅作为笼络英雄的软刀子,如唐太宗所言“天下英雄皆入吾彀中”那般。相比注重血缘的世卿世袭制、注重空洞品德的察举制、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为平民阶级提供了性价比最好的参政议政机制,更为公平、公正和公开,让“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大清梦就不再是空谈。

  对于执政者来说,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关键,而科举就是保证干部队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相对最优”途径,它优化了干部队伍,避免利益集团的过早过快固化、及执政集团的过早过快僵化。钱穆因此盛赞:“凭事实讲,科举制度显然在开放政权,这始是科举制度之内在意义与精神生命。”

  晚清取消科举,却不幸代之以领导干部荐举制,此非进步,而是倒退。自此,进入公务员队伍需“拼爹”,堵绝平民上升通道,失去读书人的效忠,自毁执政根基。同时,却因兴办新军,吸纳愤懑的读书人蜂拥而入,这种无序转型,令原本忠诚的笔杆子变成了不再忠诚的枪杆子,日后巨变,祸根实埋于此处。改革过于操切,不仅没有红利可享,反倒被“黑利”所累,不可不慎。

  后人所谓科举之害,多集矢于八股禁锢思想。其实,但凡要公平,就需标准化;但凡标准化,形式上的严谨必无可避免。从有清以来的官场表现看,科举真正之害,并不在于其禁锢思想,而在于口中所言并非心中所信、更非足下所行;亦不在于其培养书呆子,而在于其批量生产伪君子。

  不过,这真是一个公务员考试模式的问题吗?

  □雪珥(改革史学者)

书画
工艺品
古玩珍藏
关于我们 - 欧桥传媒集团 - 电话:0040-751021899 - 邮编:SE3 9GX - 邮箱:ozqb@qq.com
地址:Flat 502 Loder House, 2 Anderson Road, Kidbrooke Villa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SE3 9GX
Copyright 2012 欧桥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