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交流
分享到:7

汴绣:丝情邂逅画意

2013年08月31日 22:03 来源:美国侨报
王素花宋绣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
王素花宋绣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
王素花宋绣代表作品《百鸟朝凤图》。
王素花宋绣代表作品《百鸟朝凤图》。
年已七旬的王素花为记者表演穿针引线、描摹绣花绝技。
年已七旬的王素花为记者表演穿针引线、描摹绣花绝技。
多年来,王素花培育了大批汴绣专业人才。
多年来,王素花培育了大批汴绣专业人才。

   汴绣也称宋绣,起源于宋都开封。宋代时,刺绣在京城开封十分兴盛,当时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绣坊。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八百多年前,在大相国寺就有专业刺绣的市场和一条名叫“绣巷”的街道。北宋朝廷还在宫中设有“文绣院”,集中当时最优秀的绣工专为皇亲及朝中大臣绣制朝服、工艺品。宋朝南迁后,汴绣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转移而传于南方。
  20世纪50年代,开封汴绣开始迎来第二春,并逐步得到继承和发展。1982 年,汴绣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活动中被评为继苏、粤、湘、蜀绣之后的第五大传统刺绣。2008 年汴绣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时:既是王谢堂前燕又入寻常百姓家
  清代郎世宁的《百骏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走近开封汴绣厂的一楼展厅,仿佛进入了中国古画的展览会,这些“画”古朴典雅、色彩鲜艳,人物鲜活,如真迹一般,但她们并不是在纸上画出来的,而是用针、丝绣制而成,这就是名扬中外的汴绣。
  一根细细的绣针、数缕多彩的丝线,在一双双巧手的上下翻飞中绘成一幅幅绣品。遥想八百年前的大宋汴梁城,皇宫之内,街市一隅,这该是最寻常的一景吧。
  汴绣又称“宫廷绣”,然而最初却是民间的玩意儿。北宋时,绣女的技艺已经很高超,百姓绣户和诸尼寺绣姑是民间刺绣的主要力量。
  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北宋成立了“文绣院”,有绣工三百人,并且向全国招募最优秀的刺绣工匠,来开封府做指导。这样,宋绣就吸取了各家所长,技艺更进一步。
  北宋以前的绣品,多数是实用品,如帽子、枕头等。而宋代刺绣作品,除了实用外,更注重的是绣画。晋唐以来,文人士大夫酷爱书法、绘画,书画是当时最高的艺术表现。宋绣在加入“绣画”之后,就更加具有艺术气息,并且深深影响了元明清的刺绣。
  据《宋史·职官》记载,徽宗年间设立了绣画专科,把绣画分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这时,大师级的绣工相继辈出,绣画发展到最高境界,并由实用转为艺术欣赏。
  宋绣所用的针线如发丝一样细,配色很精妙,光彩夺目,绣工精致细腻,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水相互映衬,阁楼的立体感很强,人物活灵活现,绣品里的花鸟虫鱼仿佛也有了生命,整幅作品古朴典雅、清雅脱俗。“佳者较画更胜”明朝董其昌在《筠清轩秘录》里曾这样描述。
  北宋时的汴梁城内,人们的衣饰鞋帽、幔帐门帘、床上的被面枕巾,都是绣制的,就连城内迎风招展的七十二家大酒楼和千家小酒店的牌额、望子也是如此,至于民俗婚嫁,就更少不了刺绣了。大相国寺西侧形成了犹如今天专业市场一般的绣巷,专营汴绣。
  汴绣曾经是朝廷用来向高丽、日本诸国赠送或交换的主要珍品。可以说此一百多年中,汴绣是华夏大地上技艺最精、价值最高、产量最大、流通最广、影响最强的绣品,是中国的国绣。
  绣针下的清明上河图
  公元1126年,金兵攻下北宋首都汴梁,北宋灭亡。文绣院三百技师或被杀、或逃亡,只有少数随宋室皇族南迁临安(今杭州)。兵火水患使得汴梁城内民不聊生,盛极一时的宋绣也逐渐衰微。到了清末民国时期,昔日“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的汴绣枝叶凋零。惟有细细的根扎在乡野村陌,在绣女们的手下延续着微弱的生命力。
  尽管如此,一代代绣女们还是把这项技艺传承了下来。从开封民间传唱甚广的民歌《绣花枕》便可感受到,汴绣在开封民间仍然有很强的生命,“绣了一对鸳鸯枕,巧针彩线绣得精,一池清水明又净,绿莹莹漂浮萍,莲叶青荷花红,岸边柳舞春风,鸳鸯对对浮水中,绣出姑娘的相思情”。
  只不过这时多是绣一些枕头、被面、鞋子等日用品,而宋绣独创的绣画或已失传。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汴绣这一昔日中华刺绣的代表,才迎来了第二春。
  1955年春,开封东大寺的两间平房门口挂出一块牌子——开封市机绣合作互助组,当时有七个人,他们是张福有、李秀芝、董静明、何秀花、尚淑琴、李风娥、李风云。小组长叫张福有,是唯一的“绣男”。互助组从儿童服装、儿童帽、儿童斗篷、枕套、帐沿等简单的产品开始,逐渐发展成开封汴绣厂。
  1957年,王素花,这位对汴绣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女性,来到了开封市机绣合作互助组工作。王素花,热爱刺绣,小时候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很多的针线,来让她刺绣。此时,机绣厂给她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当时还有其他工厂要招收王素花,工资甚至比机绣厂给的还多,但是王素花还是坚持去刺绣。
  北宋知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展现的是当时宋都汴梁的盛世美景。作品全长525厘米,高25.5 厘米,画中小桥流水、车水马龙……人物800余个,不足寸高;牲畜90多头;树木170多棵,形态各异,可谓一纸绘尽东京繁华。这样一幅大作,要用刺绣来变现出来谈何容易。
  《清明上河图》刺绣是王素花带着第一代绣工完成。“当时厂里根本没人见过这幅画,连名字都没人知道,只知道叫开封古代一条街”,王素花说。绣之前,开封画家蔡德全参考文物出版社的《清明上河图》影印本,用了三个月时间,一丝不苟地将原图绘在洁白的绸缎上,反复修正后,一幅与原作等大的白描长卷送到20多个绣女面前。
  “打开一看,傻了,人物密密麻麻,当时我顶多会绣个被面。于是我抱着被子住进了厂里。家离厂只有十分钟路,我硬是三个半月没回家。”
  当时,宋绣的绣画技艺已经失传,其技法只是零星的散落在各地。为了恢复这些技法并且不耽误绣画,王素花白天向开封居民购买以前的刺绣,夜晚则观察研究买到的绣品。“我买了很多,那些绣的真是漂亮。我看了后就和绣工们一起学习”。
  最初,厂里的绣女们只会平针绣,这种绣法也是开封市井间最常见的绣法。但是,要表现出《清明上河图》这个繁复的画卷,单靠一种绣法是远远不够的。
  在王素花收集的绣品上,一些蝴蝶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些蝴蝶的翅膀立体感很强,受到蝴蝶绣法的启发,王素花和她的姐妹们琢磨出了《清明上河图》中瓦片的绣法——反枪绣,她们称为“反枪绣瓦片”。
  除了研习古代的绣品,她们还到农村观察驴的习性,悟出了“悠针绣牲畜”;再到黄河滩观察拉船的绳子,创造了“双河绣毛绳”的技法……最后,绣工们一共总结出三十六种绣法。
  《清明上河图》开绣时正值八月,酷暑难耐,绣房里气温高达40摄氏度,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汗水从脊背流至脚跟。为遮挡蚊虫叮咬,绣女们用布块将头裹起来,仅露出双眼咬牙坚持。一百多天后《清明上河图》刺绣终于完工,成为汴绣的经典,并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汴绣巨作《清明上河图》,以针代笔,以线代晕,不仅使这幅宏伟浩繁的历史风俗画卷逼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更为重要的是,成功复活了宋绣绣画的技法。
  现今:百家绣坊两万绣工兴旧业
  自从成立了“开封市机绣合作互助组”,汴绣这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刺绣便逐渐被人们记起。
  1958年,张福有背着干馍、提着刺绣样品,赶到繁华的广州参加交易会。凭借汴绣自身的光彩,再加上张福有耐心地向外国商人介绍汴绣,最终感动“上帝”,达成了第一批出口合同。
  在重新掌握了宋绣绣画技法后,汴绣艺人绣制众多的古代名画,比如:清代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百骏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等。这些绣品都成为了汴绣的代表作,也深得刺绣爱好者们的喜爱。
  1982年,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汴绣被评为湘、苏、粤、蜀之后的第五绣,其地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确立,汴绣得以重生。
  随后,汴绣逐渐引起法国、日本、瑞士、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关注。1990年,到北京参加亚运会的文莱亲王,在亚运会购物中心看到汴绣精品《百骏图》,百骏百态,或奔驰,或嬉戏,或舔驹,亲王被打动了,当即萌发了要为其哥哥——文莱国王绣一幅肖像的念头。当时,开封汴绣厂把活接了下来,请已退休的杜秀芬(第一代绣工)出山,专门绣国王的面部。
  杜秀芬说:“我戴着三百度的眼镜,每天工作八小时,一个面部绣了三个半月。头像用了上百种线色,一根针里穿三色线四色线,像油画调色一样,把颜色调出来再绣。”当文莱国王看到这幅作品时不断称赞“中国刺绣小姐真是太了不起了”。
  与此同时,开封汴绣还大胆探索将西洋画搬入绣卷,如《蒙娜丽莎》、《向日葵》、《拾穗者》、《牧羊女》等,获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大师们在参观了永乐宫壁画后,觉得题材很好,就创作了四幅《永乐宫壁画》,“轻轻松松就获得了当年的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提高了知名度,经济效益也跟着提高了”大师绣工程曼萍说道。
  1996年,程曼萍到马来西亚参加民间艺术交流,在知道其是汴绣的传承人时,国外友人纷纷要求与其合影,并对汴绣赞不绝口。2006年赠送普京《少林习武图》引海内外媒体竞相报道,汴绣再次被全世界所关注。
  2008年,汴绣被评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令这一古老的技艺有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的空间。现在,在开封有上百家大小刺绣厂和作坊,绣工两万多人,分布在周边各农村。作为汴绣传承人之一的王素花老人,不仅全家三代有九人投身于汴绣事业,而且还成立了王素花宋绣艺术馆,培育大批汴绣专业人才。2006年12月,“素花”牌刺绣商标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为当时中国唯一注册的刺绣商标。
  如今,当地的汴绣企业也与高校联手,让美术专业学生到工厂实习、工作,为汴绣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注入新的活力。

书画
工艺品
古玩珍藏
关于我们 - 欧桥传媒集团 - 电话:0040-751021899 - 邮编:SE3 9GX - 邮箱:ozqb@qq.com
地址:Flat 502 Loder House, 2 Anderson Road, Kidbrooke Villa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SE3 9GX
Copyright 2012 欧桥网. All Rights Reserved